李劍力
雖已入秋,但黎城縣的“夜經濟”依然“高溫”。不論是商超、餐館,還是夜市、路邊攤,一股濃濃的“煙火氣”撲面而來,縣城熙熙攘攘的人流、熱熱鬧鬧的場景、紅紅火火的生意,讓人們感受到新“夜”態(tài)的活力與激情。
8月19日,暮色剛剛降臨,黎侯古城已經熱鬧非凡,烤串、鹵味、小炒、啤酒、奶茶等美食攤位整齊排列在規(guī)劃區(qū)域內,在這里,人們三五成群、歡聲笑語,聚在一起品嘗特色小吃、暢飲解暑冰啤,盡享夜晚的悠閑和愜意。
“晚上和朋友經常來這里逛逛,小吃種類很多,味道也很不錯。”市民王秀榮說。
“我每天下午6時左右出攤,現(xiàn)在每晚能賣70多份冷面。”經營炒冷面攤位的張女士說。
在黎侯公園文化廣場,雖然已是晚上9時,但前來休閑納涼的群眾仍絡繹不絕,五彩斑斕的燈光、嘹亮的歌聲、喧鬧的人群,描繪出一幅城市夜生活畫卷。
“媽媽,你快看,我設計的這個手鏈漂不漂亮?”文化廣場上一個可以DIY制作手工藝品的攤位上,吸引了幾名小女孩的目光。她們坐在小凳子上,認真挑選材料,并將它們起來。不一會兒,一個精致的手鏈就呈現(xiàn)在眼前。“現(xiàn)在正值暑假,客流量比平時多了一倍。每次看到他們成功制作出漂亮的小物件,我也很開心。”該攤位的老板申女士說。
此時的狀元府步行街也是燈火通明、人潮涌動。首飾品、炸串等攤位前吸引了不少市民駐足。不少居民帶著家人陸續(xù)趕來,而燒烤架上早已煙氣升騰,滋滋作響的烤串裹著油光,在炭火炙烤下散發(fā)出誘人的香氣。顧客們挑選著各式食材,有人捧著鮮果茶飲,拿著剛出爐的烤串大快朵頤。而在不遠處的舞臺上,歌手正拿著吉他彈唱著一首首耳熟能詳的歌曲。
“這里的食材很新鮮,都是現(xiàn)場串制的,味道好、價格也親民,我們常來。”市民劉先生贊不絕口。
“下班就和朋友過來了,各式小吃特別誘人。逛夜市、吃美食,就是夜晚的標配。”市民李先生笑著說。
很多人白天忙于工作無暇消費,唯有夜晚下班后才能聚餐、逛街、看電影……黎城縣依托縣城各個夜市、美食街、特色街等資源,融合地方特色美食,打造一批特色餐飲街區(qū),建好“深夜食堂”,讓夜生活“香氣四溢”。
隨著夜間經濟消費業(yè)態(tài)不斷豐富,黎城縣將夜餐飲、夜購物、夜體育等多場景串聯(lián),以多元化、一站式的豐富體驗與文化內涵,吸引更多市民融入繽紛多彩的特色“夜經濟”活動。同時,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,更讓“夜經濟”成為拉動消費的新動力。
(來源:上黨晚報)
[編輯:趙孝蕾]
|